我学历不高怎么办? #
经常收到小伙伴们这样的提问:
- 我学历不高,即使我的技术水平很高,是不是找工作还是不够有竞争力?我应该怎么办?
- 快秋招(春招)了,我看身边的人都很早就开始准备了,现在进度比我快很多,我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,我应该怎么办?
针对这种问题,我想统一回答下。
学历已成定局 #
学历已成定局,我们没法改变,也没必要为过去的事烦恼。
别人比你学历高,那肯定是别人前18年比你更努力,找工作时起跑线比你远不也是很公平的事吗。
你能做的就是以后比他们更努力,从现在开始就提高自己的能力,逐步优化自己的履历,既然自己的学历不如别人,就要想办法通过其他层面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秀。
比如:
- 提高自己的算法能力,多刷题,在校学生可以考虑参加ACM竞赛,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名次,这个光环是可以伴随你整个职业生涯的,很有用。
- 打好基础,比如学好操作系统,这块可以看看B站上哈工大和清华老师的课程,极客时间上也有类似的课程(付费的),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操作系统,然后写在简历上。
- 以上两块(算法&操作系统)可以理解为程序员最重要的基础建设,一定要打好基础。
- 提升自己的工作履历背书,对于学历背景平平的应届生来说,可能通过校招进大厂已经不是易事了,但是对于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朋友,如果你面临着大厂低薪和小公司高薪,两者差距不大,十分犹豫的时候,完全可以尝试着去大厂工作几年,现在的互联网开发,在大厂待过也算是一个光环,很多公司招聘都优先找有大厂工作经验的。
- 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写一些博客,把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展示在博客上,现在的互联网平台相对来说比较公平,大家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,如果你坚持输出优质的内容,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在圈子内的影响力,将来也有可能会和意想不到的机会不期而遇。同样,在找工作时,博客也是绝对的加分项,通过博客内容,面试官可以更全面地判断你的技术水平,即便你学历不高也没关系,工作中要的是能力,又不是学历。
别人进度比我快,我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? #
来不及又怎么样呢?难道你就放弃?
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
备战秋招最好的时间是上大学那天,其次是现在。而且秋招找工作远没你想象的那么难。
除了项目这块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准备,其他环节都类似。无非是刷算法题和刷面经。
算法题可以直接刷leetcode #
leetcode建议把《精选题单》中的这些题都刷完,遇到不会的没必要死磕,可以看看题解,leetcode上题解都做得非常详细,而且这些大佬会给你贴出相关的类型题,你可以跟着他们的总结,再进一步把相关的类型题都做一遍,你的刷题能力会提高得很快。
我前一段准备换工作时,用两个月时间刷了400多个题,而且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,面试时基本上算法题都是10min以内完成。
如果你是个学生,时间肯定比我多得多,准备的也肯定会比我更充分。
最好针对每道题都能有自己的理解,能做一些延伸,不要平平无奇,这样面试官才会高看你一眼。
另外说一点,自己要总结一下面试过程中你都会被问到什么,然后准备一份自己的答案,背下来。
比如:
- 自我介绍?
- 项目介绍?
- 这个项目有做过什么优化吗?怎么优化的?
- 项目的亮点是什么?
-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,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?
- 你为什么跳槽?
- 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缺点?
- 你平时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,怎么解决的?
- 如果和别人在工作过程中有冲突,你会怎么解决?
- 等等
上次我准备面试时,光提前准备这类答案就有好多页的A4纸。
相信你一定会比我准备得更充分,如果你也做了这么多准备,那你一定会有个好工作(做任何事都一样,谋定而后动,不给别人当炮灰)。
我最近在看吴军老师的一本新书《软能力》,看之前我也不知道这本书怎么样,也没有去看别人的书评。单纯因为作者是吴军老师,所以我就买来读一读,读完整本书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,书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,这里想分享一下。
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? #
从做事的角度看,肯定是能力更重要。因为靠学历又不能做成事。
那为什么好多公司招聘都要求学历?因为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强弱时,只能暂时认定学历高的人能力强,而且大概率也是这样。所以很多公司都拿学历作为筛选条件之一,可以省去很多筛选的时间。
一旦在工作的过程中,学历不高的人做成了很多事,证明了自己能力强,也会被重用。而当学历低的人做不成事时,也难逃被裁的命运,那时谁还在乎你学历高低呢。
那如果你学历低或者是非科班,却自认为能力很强但苦于没有遇到伯乐时,怎么办?
想办法证明你有这个能力,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说,可以尝试写一些有技术深度的博客,或者做一些能体现技术深度的开源项目。
对网上各种信息要有分辨能力 #
现在这个流量为王的社会,很多自媒体或社交平台为了吸引流量,什么事都做得出来,甚至不惜误导用户,传播谣言,或者自制谣言。
我们每天面对这么多信息,要有分辨真假,分辨善恶的能力,建议大家最好看那些有筛选门槛的信息,或者更极端点,少刷那些社交媒体。有那时间多看看书岂不是更好。
互联网这么多方向,C++、Java、Go哪个更好一些,学哪个更有前途? #
我直接拿吴军老师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:
早年间到国外打工收入高,不少人就想尽办法出国;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,有人就开始考虑是否当初搭错了车。一些人真正希望的是,既能得到在美国发展的好处,又能得到在中国发展的好处,但同时既不愿意在美国的大公司里"爬梯子"一级级晋升,又不愿意在中国"996"地上班。
其实世界上的机会很多,无论走到什么地方,有能力又肯干的人总会看到让自己惊喜的风景。无论你坐上哪一班车,如果只坐一站地,那自然总是走不出自己的圈子。当然,还有的人自身能力不行,却觉得换一条道路就有机会了。
其实,不会游泳的人,换一个游泳池,照样游不起来。但有的人想不明白这个道理,觉得只是因为这个游泳池人太多了,游不开,于是换一个游泳池,结果不会游泳的还是不会游泳。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。比如,有的人在留学中介的帮助下,进入了一所很不错的美国州立大学,但因为学业基础没有打好,自己又不下功夫补,结果还是跟不上。
大多数情况下,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,是他自己的品质和能力,而不是他上了哪一班车。如果品质和能力不变,就算重来一次,换一班车,可能最后还是会到达同样的地方。既然上了车,到了站,接下来把心思放在看风景上就好,不要总是想着如果上了另一班车,是否会看到更好的风景。
怎样过好这一生,三句话:往前走,去闯。别灰心,继续闯。随缘,别后悔。
如何提高情商? #
作者给出了量化情商的七个维度:
- 自制,或者说了解自己
- 对情绪的自我控制
- 同理心
- 适应能力,或者说有效控制变化的能力
- 不沉溺于过去
- 善于表达
- 专注
我们可以拿这7个维度分析下自己,哪里不足补哪里。
行动力 #
这块不用多说,我一直都在和朋友们分享实战的重要性,当一个人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,他就已经超越大部分的人了。
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 #
作者列出了几个不太重要的事情:
- 购物
- 外食
- 八卦
- 社交媒体
- 新闻资讯
-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
- 过度思考
- 买东西时花太多的时间挑选
- 对明天的担心
每个人的想法肯定都不同,没必要太较真,上面仅供参考,大家可以列个清单,总结自己认为的重要的事以及不重要的事。我们可以尽量把自己的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,比如看书、陪家人、关心自己真正要好的朋友,少花时间做那些无意义的事。